目錄:新聞中心發布時間:2025-09-09 10:50:37點擊率:
8月底,經過四輪嚴格評審(首輪形式審查、兩輪專家評審及最終名單議定),2025年度備受關注的國家級資質認定項目結果正式揭曉。今年申報總數超過17000項,進入評審環節的有14000余項,最終建議入選3500余項,總體通過率超過去年(約20%),通過數量也實現增長,為中小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勁信心!
尚科高企智庫萍姐團隊現為大家梳理已上報項目的情況,并展望下半年可規劃申報的國家級項目,助力大家提前布局、從容應對!
一、2026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2025年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預計于9月10日至19日由各省區市公示,此時正是對接2026年申報企業的黃金窗口期。該類企業需滿足以下條件:
基本要求:國內市場份額超10%,年營收1億元以上,成立滿3年;
資質條件:至少1個省級研發平臺(越多越好),1項省級榮譽,參與1項國家標準,有省級重大項目經驗;
行業領域:優先支持集成電路、高端裝備、新材料等制造業新興領域,或工業軟件、網絡安全等生產性服務業;傳統機械、輕工、電子類企業若資質突出(如獲多項國家級、省級榮譽)也有機會;
挖掘方法:從本省/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中篩選年營收超1億元的制造業企業,通過官網核查企業榮譽、標準參與情況,進一步對接評估。
二、2025年制造業單項冠軍
2024年單項冠軍評選歷時一年,8月名單落定,今年通過數量較去年減少50–60家,競爭激烈。2025年該項工作將由工信部政法司轉至企業局,預計10–11月啟動,需提早準備。
基本要求:全球市場占有率前三,年營收4億元以上,成立滿10年(新產品5年以上);
資質條件:至少1個國家或省級研發平臺(通常需2個),1項國家級榮譽,2項國家標準,參與過國家或省級重大項目;
行業領域:側重制造業新興領域或生產性服務業,傳統行業企業若實力雄厚也有機會;
潛力客戶:從本省/市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名單中篩選年營收超4億元的企業,核查官網資質信息后對接。
三、中央預算內投資——數字化轉型專項
7月國家數據庫補錄了數字化轉型試點,結果將于9月公布。9月初國家數據局通知緊急補錄一批數字化轉型重點項目,方向包括城市全域數字化、數字產業集聚區、數據公共服務平臺、核心技術攻關等。申報主體多樣,以企業為例:
基本要求:市場地位領先,數字化水平高,對上下游有輻射帶動作用;
項目條件:需具備數據采集、高價值利用、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等能力,聚焦通過數據利用帶動行業及生態發展;
行業領域:鋼鐵、有色、化工、集成電路等易實現數字化且轉型需求迫切的行業更易獲批;
潛力客戶:從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示范、5G工廠、單項冠軍等名單中篩選,重點關注有在建數字化項目的企業。
四、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
該類項目原由科技部主管,現分散至工信部、衛健委、農業部等部委。支持力度大,需高度關注。
基本要求:企業應為細分領域龍頭,如專精特新“小巨人”或單項冠軍,國內排名前五;
領域匹配:需根據國家重大項目公共平臺發布的指南精準對應;
資質條件:至少1個國家或省級研發平臺,曾主持省級重點研發計劃,最好參與過國家級項目;
聯合體要求:需組建“產學研用”聯合體(至少4家單位),包括頂尖高校/研發機構、上下游企業及技術攻關單位(建議牽頭),盡早簽訂協議避免變動;
項目負責人:需為行業權威人才,優先選擇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普通博士或高工不建議申報;
項目指南:申報內容需全面超越指南要求方有競爭力。
五、超長期特別國債——農機領域
2024年底農業部統計各地農機重大項目,該項目屬發改口徑,總資金1200億元,補貼比例普遍超50%,適合農機領域重大項目建設企業。
基本要求:市場地位高、技術先進,涵蓋整機、零部件、中試、推廣應用等主體;
項目條件:投資門檻分為500萬、2000萬、1億、2億四檔,需符合農機領域支持方向;
潛力客戶:聚焦東北、中西部、丘陵等農機產業集聚區,尋找收獲機、插秧機、拖拉機等領域龍頭,尤其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單項冠軍。
六、低空經濟專項
發改委前期已制定支持計劃,預計11–12月啟動征集,為首批低空經濟專項項目。詳細標準可私信獲取。
七、“人工智能+”專項行動
7月底國常會發布“人工智能+”實施意見,國家及各省市將陸續推出相關項目。例如廣東已啟動2026年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標桿項目入庫,單項目支持300–800萬元。
八、超長期特別國債——“兩新”方向
2026年項目已啟動,支持領域較之前17個有所擴大,優先考慮2025年未通過項目,需提前規劃管理。具體要求可私信咨詢。
九、2026年發改委產業項目方向
創新藥、化工新材料、金屬合金、無機非金屬材料等領域已明確,船舶等方向也將支持,建議提早布局。
咨詢聯系:13925539239(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