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企業新聞發布時間:2024-11-07 19:56:07點擊率:
我國科技型企業種類較多,本篇文章主要介紹: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隱形冠軍企業等主要類型。
1、瞪羚企業
2、“瞪羚”一詞緣自硅谷,“瞪羚企業”的概念誕生于20世紀90年代。最初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戴維·伯奇提出,是指已經跨越創業期死亡谷,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支撐穩步進入高成長期,綜合效益突出、行業影響力大、社會誠信度高、示范帶動性強,在引領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中作用明顯、成效顯著的優秀標桿企業。
據瞪羚企業數據庫統計,目前我國瞪羚企業已達36124家。瞪羚企業的認定標準在不同地區略有差異,但通常看重企業近幾年的創新投入和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
獨角獸企業獨角獸企業是指成立10年以內、估值超過10億美元,且尚未上市的企業。它們具備行業朝陽、增長速度較快等特征,它們往往擁有獨有核心技術或顛覆性商業模式;有天使投資經歷,也有多輪創投投資經歷;是某一個行業的細分領域的龍頭,其中部分公司最終成為某一新興領域的霸主。長城戰略咨詢發布的《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中國獨角獸企業共有375家。對于暫未達到獨角獸企業標準的企業,有些地區開展了準獨角獸企業、種子獨角獸企業、潛在獨角獸企業、未來獨角獸等認定,將其作為獨角獸企業的重要儲備企業,給予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扶持。
3、創新型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具有較高專業化水平、較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是優質中小企業的基礎力量。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由企業按屬地原則自愿登錄培育平臺參與自評,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根據評價標準,組織對企業自評信息和相關佐證材料進行審核、實地抽查和公示。公示無異議的,由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公告為創新型中小企業。
4、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指依托一定數量的科技人員從事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活動,取得自主知識產權并將其轉化為高新技術產品或服務,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中小企業。省級科技主管部門負責組織轄區內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工作。
5、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現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發展,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是優質中小企業的中堅力量。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14.1萬家。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由創新型中小企業按屬地原則自愿提出申請,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根據定標準,組織對企業申請材料和相關佐證材料進行審核、實地抽查和公示。公示無異議的,由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認定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6、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位于產業基礎核心領域、產業鏈關鍵環節,創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術、細分市場占有率高、質量效益好,是優質中小企業的核心力量。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6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按屬地原則自愿提出申請,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根據認定標準,對企業申請材料和相關佐證材料進行初審和實地抽查,初審通過的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推薦。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對被推薦企業進行審核、抽查和公示。公示無異議的,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7、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的居民企業。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包括電子信息、生物與新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術服務、新能源與節能、資源與環境、先進制造與自動化。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6.5萬家。工信部(2024年之前為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負責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指導、管理和監督。
8、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是指長期專注于制造業特定細分領域,生產技術或工藝水平國際先進,單項產品(生產性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業。截至5月,我國已先后培育遴選出8批共1557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單項冠軍認定管理工作的宏觀指導和統籌協調,推動出臺相關支持政策,發布認定標準,組織開展認定管理和監督檢查。省級主管部門負責本地區單項冠軍的培育推薦和管理工作。
9、隱形冠軍企業隱形冠軍企業主要指在本行業處于數一數二的領先位置,擁有絕大多數市場份額,但不為大多數普通公眾所知曉的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企業的認定標準在不同地區略有差異,但通常對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有硬性要求。